KUSO來自日文原意是排泄物,
意指搞笑胡鬧現在網路名詞解釋為[惡搞]...

KUSOくそ(糞)在日文原本是「可惡」的意思,通常也拿來當成罵人的口頭禪。

但對台灣的網路世代而言,
「KUSO」(或稱為庫索)則廣泛當成「惡搞」、「好笑」的意思。

KUSO在台灣早期只限於網路,後來則利用網路的特性,影響範圍愈來愈大。
對於死忠「KUSO族」而言,KUSO的定義十分嚴格,
即便是搞笑、幽默,對象或是取材範圍也限定在香港漫畫、
日本ACG(卡通、漫畫、電玩)等,透過帶有距離感的文字、語法,創造出一種特有的幽默。

大體而言就是惡搞 ...

語詞的原本意義與現行意義常常因時空變遷而有很大的不同,
流行文化中的詞彙更是變本加厲。以下是筆者的個人意見。

「惡」有不良,不妥的意思。一部作品給人的感覺是「陌生」,
甚至有點不舒服,才算是「惡」搞。「搞」則是一個非典雅的動詞,
兩字合在一起,「惡搞」可視為一種不避忌諱,無視常規,
使觀賞者獲得陌生體驗的作品。
例如,本板(遊戲基地KUSO萬萬歲板)精華區中的「 美兄貴夢工場黃金合集」
(作者darkwind),附圖是一幅擁有完美爆剛肉體的壯男,
卻穿著小女孩式的衣服。乍看這張圖,「不舒服」的感覺會先於「好笑」。
又如網路流傳的「銅鑼衛門」,
原本圓滾滾五短身材的小叮噹(台灣現譯:多啦A夢)以壯碩男體的形象出現,
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「難受」大過「有趣」。

使人難受與不舒服的作品為何使人發笑?相聲作品《那一夜,我們說相聲》
(『表演工作坊』作品,李立群、李國修演出,1985)裡第一回「台北之戀」指出,
「人,都是因為殘酷的事情,而覺得好笑」。
「惡搞」讓人發笑,或許是基於同樣的原因,待考。

【塗說】據說「KUSO」一詞起源於日本的爛遊戲同好會,
該組織以發掘市面上爛遊戲到底怎麼個爛法為宗旨,
對目標遊戲則以「KUSO GAME」稱之。
中文翻譯為「惡搞」,意思就是「亂來,隨便做」。

【塗說】
本板板員chairman129指出
:「印象反差論大部份都只能套在ACG創作類,
 生活中的笑料就鮮少有實例了。
 就算是在ACG中也不一定百分之百成立,
 像是有死之帝王美譽的〝死亡火槍〞在遊戲中並沒有什麼原先既存在的印象,
 但他卻是KUSO一詞的起源。此遊戲足以推翻您的論點。」原文: <古心得>構成KUSO的條件

四、惡搞形式

以表現方法言,
可大別為「ACG惡搞」與「文學惡搞」兩種。
以構成方法言,筆者目前只熟悉「組合原本無關元素以造成新感受」一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ment8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